主辦單位:中共廣東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廣東省監察委員會
合作單位:南方新聞網
粵ICP備10233762號
編者的話
百年大黨,風華正茂。結合正在開展的黨史學習教育,南粵清風網推出《勤廉風范》專欄,展現革命先輩在廣東的勤廉故事和光輝足跡,展示他們忠誠干凈擔當的政治品格,發揚紅色傳統、傳承紅色基因,激勵我們提振精氣神、奮進新時代。
今天推出第十期《楊石魂:翱翔在潮汕大地的矯健雄鷹》。
揭陽普寧市東北部的南溪鎮,位于榕城和普寧的交界處,因鎮內河道四通八達、綿延相連,被人們稱為“南溪水鄉”,又有“潮汕烏鎮”之稱。南溪鎮的河道自古便是重要的商貿要道,貨運船只通過內河駛入榕江,再經過汕頭出???,最終奔往海內外各地。這種特有的交通運輸方式,孕育著潮汕人敢拼敢闖的冒險精神。就在這個小鎮的鐘堂村,哺育出了一位被譽為“翱翔在潮汕大地的矯健雄鷹”的共產黨員——楊石魂。楊石魂一生幾經考驗,始終把黨的利益放在第一位,堅決服從黨組織的安排,表現出共產黨人越是艱險越向前的韌性和斗爭精神,為后人樹立了榜樣。
英雄少年 初露鋒芒
“自古英雄出少年?!睏钍曜杂茁敺f,11歲時就能作千余字的文言文,15歲時考入揭陽榕江中學。中學期間,他開始閱讀進步刊物《新青年》《每周評論》,經常與進步同學一起研討時事,關心國家的前途與命運,思想上有了很大進步,展露出過人的領導和組織能力。
五四運動爆發后,為聲援北京的愛國學生運動,楊石魂于1919年5月7日在榕江中學組織帶領學生上街游行。5月13日,楊石魂當選為揭陽縣學生會會長,當天便率領大批愛國學生,在縣衙前的大街游行,開展愛國運動。5月14日,在他的倡議下,嶺東學生聯合會在汕頭成立,他被選為主席,率領汕頭、潮州、揭陽等粵東各縣的學生組織宣傳隊,在城鎮、馬路、渡口開展反帝愛國宣傳,查抄走私日貨,并將搜查出的走私日貨當眾燒毀。當得知時任汕頭警察局局長李少如勾結日本領事、包庇走私日貨的消息后,他帶領學生把“打倒賣國賊李少如!”的大標語貼在警察局大門上,以示愛國。
1920年,楊石魂從榕江中學畢業,并以優異成績考進廣州鐵路專門學校。這期間他開始學習研讀馬克思主義著作,并結識了阮嘯仙、彭湃等人,不斷汲取進步思想。1923年2月7日,北洋政府直系軍閥吳佩孚鎮壓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,造成流血事件。楊石魂受到巨大震動,毅然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廣東新學生社和廣東社會主義青年團。1923年寒假,他回家鄉組建進步團體洪陽集益社,傳播新思想、新文化,抨擊不合理的制度,在啟蒙喚醒民眾方面起到積極作用。在組織的幫助和自己的努力下,楊石魂的革命思想日漸成熟,并于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。
開展工運 樹立威望
汕頭罷工委員會
1925年12月,中共潮梅特委(1926年3月改為汕頭地委)成立,楊石魂先后任特委委員和地委委員,負責工人運動。1925年12月,為統一各自為政的工會,加強對工人的領導,楊石魂召集全市各工會代表協商成立了汕頭市總工會,并當選執行委員長。當時汕頭市總工會會員達到3萬多人,成為潮汕地區工人運動的指揮部。楊石魂經常深入工人當中,與工人們談心交流,了解他們的工作生活需求,為工人們爭取減少工時、提高待遇等權利。他時時處處維護工人們的利益,全心全意為工人群眾辦好事、辦實事,贏得了工人們的熱烈擁戴,在當地群眾中享有極高威望。在潮汕地區,沒人不知道彭湃是農民運動領袖、楊石魂是工人運動領袖。
1926年,由于反動分子滲透破壞,汕頭工人內部發生大規模斗毆事件。潮梅警備司令部派了兩個營的兵力彈壓無果。汕頭市總工會人員向因病住院的楊石魂報告此事,楊石魂表示:“工人不打工人!”于是他們把這句話寫成大橫幅,署上楊石魂的名字,扛著在市內游行,工人們看后紛紛認同,斗毆很快平息。國民黨潮梅警備司令何輯五見此大為驚嘆:“我們的槍,不如楊石魂一句話管用?!?/p>
艱難向前 炯照丹心
1927年4月15日,廣東的國民黨反動派發動反革命政變,白色恐怖一時籠罩潮汕各地。楊石魂被懸紅通緝,后在革命同志的掩護下轉移到農村。4月23日,楊石魂不顧個人安危帶領工農自衛軍參加普寧“四二三”圍攻縣城的武裝暴動,并協助成立了普寧縣臨時人民政府。后因敵強我弱,武裝暴動失敗,楊石魂率領隊伍會同吳振民帶領的農軍組成惠潮梅農工救黨軍,北上武漢。途中,在湖南汝城遭敵圍攻,楊石魂等人歷盡艱險、突破重圍才到達武漢。后因形勢需要,楊石魂根據組織指示繼續回潮汕發動群眾開展武裝斗爭。
南昌起義后,周恩來等起義領導人率領起義軍南下廣東。1927年9月23日,獲悉起義軍占領了潮州,楊石魂迅速發動工友策應起義軍進攻汕頭。當天晚上,他率領工會工人沖進汕頭市內,攻打汕頭市公安局和各區警察署,解救獄中的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,并配合起義軍作戰。9月28日,他領導農軍與起義軍緊密配合,取得圍攻普寧縣城的勝利。起義軍占領潮汕后,建立了一批紅色政權,史稱“潮汕七日紅”,后因強敵圍攻而失敗。起義軍撤離潮汕過程中,在汕尾的蓮花山遭敵軍突然截擊。當時周恩來正發著高燒,由于敵軍人多勢眾,周恩來、葉挺、聶榮臻等領導人隨時都有被逮捕的危險。在此危急時刻,楊石魂不顧個人安危挺身而出,與敵人斗智斗勇,成功轉移幾位領導人到陸豐縣南塘區。在周恩來病情稍愈時,他又親自護送三位領導人經海路安全到達香港。在香港,他和同志們繼續掩護周恩來治病至完全恢復健康。
送別周恩來后的一年多時間里,楊石魂經歷了四次工作調動,每一次調動都意味著遭遇更大的困難,面對更大的危險。1928年12月下旬,中央決定調楊石魂到武漢重建中共湖北省委。當時,湖北被白色恐怖籠罩,中共湖北省委機關已遭受三次大破壞,大批同志犧牲。楊石魂堅決服從組織安排,再次挑起重擔。1929年2月下旬,他到達武漢,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兼省委秘書長,在重重困難中堅持戰斗。同年5月初,中共湖北省委機關再遭破壞,楊石魂不幸被捕。在獄中,他受盡嚴刑拷打仍堅貞不屈,不久壯烈犧牲,時年27歲。
新中國成立后,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黨和政府以及聶榮臻元帥本人及家人,對楊石魂的親屬都深表感謝,同時給予了無微不至的關懷。1952年8月13日,周恩來總理令內務部復函楊石魂父親楊漢三:“三子均為革命犧牲,實屬無上光榮”,并以個人名義寄了200元給楊父以表追思關懷。
中央人民政府內務部致函給楊石魂的父親楊漢三
附件:
主辦單位:中共廣東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廣東省監察委員會
合作單位:南方新聞網
粵ICP備10233762號
nyqfw@gd.gov.cn
投稿郵箱